第59章 赏花宴的比试(2 / 2)

耳边是众人此起彼伏的奉承之语,还有人接连问着为何沈听晚今日未曾一同出席。

陆凌霜心中不耐,却只能强压厌烦,面上笑容依旧,眼神却未曾分给站在身后的沈云笙分毫。

她心里门儿清,这些人都听闻沈听晚貌丑体胖,存了看笑话的心,虽说心中不喜,可眼下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付。

就在这时,皇后身着华丽凤袍,头戴璀璨凤冠,仪态万方地缓缓步入大殿。

那凤袍上金丝绣线在日光下熠熠生辉,凤冠上的珠宝坠子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,尽显尊贵威严,显然是对今日这场赏花宴极为重视。

众人见状,立刻噤若寒蝉,纷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,恭敬跪地行礼,齐声高呼:“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。”

皇后微微抬手,轻声说道:“免礼,坐吧。”

待众人起身落座,她轻咳一声,清了清嗓子,缓缓开口:

“今日邀请大家来赏花自是一方面。

另一方面,本宫有意从诸位闺秀之中选出一名,收为干女儿,封静娴公主,与胡烈和亲,成为胡烈王妃,赐黄金万两。

其母若为妾室,则抬高名分,与正妻同位,其父官职连升两级。”

话音刚落,台下众人顿时面露惊喜之色,交头接耳,窃窃私语。

没想到此番赏赐如此丰厚,虽说要远赴胡烈,但好歹是以大圩公主的身份出嫁,嫁过去便是胡烈正妃。

而且一家老小皆有恩赏,台下不少女子已然心动,跃跃欲试。

皇后见众人反应,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,继而神色稍显严肃,讲起规则:

“本次比试以花为主题,从诗词、乐器和舞蹈三个方面展开角逐,三场比试中均拔得头筹者胜出。”

紧接着,皇后身边的大嬷嬷稳步走上台,她身着暗花衣裙,那暗花如隐于夜色中的繁星,低调却不失精致。

头发盘得一丝不苟,根根发丝都好似精心雕琢过,举止仪态比之一般官员的正妻还要优雅端庄。

她走到台前,微微昂首,高声宣布:

“第一场比试,诗词,请要参加的姑娘走上台,咱们进行诗词接力。

现场作诗,要求每句诗中都要有花。

每人需在鼓声停下前作答,前十五位姑娘方可进入下一轮比试。”

话落,台下瞬间热闹起来,一群姑娘们你推我搡,纷纷提起裙摆,莲步轻移走上台。

那台子宽敞开阔,定睛一数,竟足足站了五十人,个个身着华服,花团锦簇,仿若春日里争奇斗艳的繁花。

二楼的雅座之上,皇帝端坐首位,龙袍加身,威严四溢,身后龙纹似欲腾飞而出。

随后,各位皇子依次列席两边,身着蟒袍,气宇轩昂。

再之后,便是各位大臣家中适龄的公子,皆是锦衣玉冠,风度翩翩。

只是此次,众人目光搜寻一圈,却未见顾云峥的身影,唯有沈齐川静静站在一旁,身姿挺拔如松。

此刻的沈齐川,无心关注台下那群花枝招展、跃跃欲试的姑娘们。

他目光如炬,紧紧锁定雅座上的男子们,仔细甄别,一心只想瞧出谁的手上戴着那枚碧绿的扳指。

随着一阵激昂的鼓声轰然响起,台下瞬间被紧张的氛围笼罩,女子们清脆的作诗声此起彼伏

“红杏枝头春意闹,繁花似锦映今朝。” 一位身着粉色罗裙的姑娘率先开口,声音婉转如莺啼,眼中透着自信。

紧接着,另一位身着鹅黄衣衫的女子微微仰头,不慌不忙地接道:“黄花绽放东篱下,悠然静赏秋意佳。”

她的声音轻柔,却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,手中的丝帕随着动作轻轻摆动。

沈云笙莲步轻移,身姿摇曳地缓缓走上前,她的眼中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期待。

站定后,略作思索,轻声吟道:“梨花院落溶溶月,柳絮池塘淡淡风。”

其声婉转,悠悠然飘入众人耳中,恰似春日里的一缕微风,轻柔而带着一丝淡淡的诗意。

随着那激昂的鼓声愈发急促,如密集的雨点敲打在众人的心间,台下众人皆屏气敛息,大气都不敢出。

一双双眼睛紧紧地在台上姑娘们身上流转,那目光中满是紧张与期待,好似这小小的诗会承载着她们各自的心思与憧憬,每一位观众都沉浸其中,心随台上姑娘们的表现而起伏。

嬷嬷神色威严,目光扫视一圈后,高声说道:“时间到,请剩余姑娘返回自己的席位。”

这声音瞬间打破了场上紧张凝固的气氛。

刹那间,只见许多姑娘面露沮丧之色,她们或低垂着头,眼中满是失落,或紧咬下唇,努力不让泪水滑落。

更有甚者,忍不住轻轻啜泣起来,那压抑的哭声在寂静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,仿佛是她们破碎梦想的低吟。

她们拖着沉重的步伐,略带不舍地走下了台,那离去的背影满是落寞与不甘。

而沈云笙和剩下十四个女孩则身姿挺拔地站在台上,嘴角微微上扬,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得意之色,仿佛在向众人宣告她们的胜利。

那得意劲儿仿佛春日里过于繁茂而略显张扬的花枝,在微风中肆意舒展。

就在这时,台上有一双眼睛如隐匿在暗处的猎豹盯上了猎物一般,直勾勾地盯上了沈云笙。

那眼神中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玩味,仿佛在审视,又似在谋划着什么,让人无端生出一丝不安。

这目光的主人静静地在一旁,不动声色,却将沈云笙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,好似一场暴风雨即将在这看似平静的赏花宴上悄然酝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