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的时候,他心里对那个叫欧阳恭的人就更加恨了。
郦城捡卖废品一般是一群特殊人,以家庭条件不太好的老年人居多。外来务工的人也有一部分通过捡卖废品来养家糊口,但并不多。开废品站的更寥寥无几。
左笙霖算是郦城最早一批靠捡卖废品糊口的年轻人了。
因为捡卖的人少,他们第一天营业,就收获颇丰。一个下午,就挣下了五十多块,这已足够他们两兄妹几天的吃喝,排除中午这样例外的奢侈。
他们刚来郦城,对周边的环境不熟悉,大多时间都浪费在找方向找路上了。
这天晚上,左笙霖拿出一张沾了油渍的郦城地图。这是下午回来时在发廊门口捡的。
他一一熟悉地图上小区的位置,标出先去哪里,后去哪里,做了很详细的路线规划。
第二天全天下来,他们光靠着捡,就赚了一百五十多,远远超出预期。
接下来的许多天,他的收获依然满满。手上一旦积了些钱,左笙霖便想着法子赚更多的钱。毕竟这些钱并不够他带左笙瑜看心里医生的。
这天去废品站卖废品的时候,左笙霖又开始盘算着开废品站。
他每次去废品站,也学着大人跟老板闲聊,看似是闲聊,实则一点一点了解开废品站的各项事宜,销路、收益等等。几次下来,大概的情况都了解透了。
左笙霖的废品站生意也慢慢上路了,短短三个月,他已经把废品站开起来了,利用了这段时间赚的钱,从房东那又租了个停车库,支起了门牌,俨然是一个做生意的铺子了。
他与别人不同之处,是他愿意上门收货。用当初他父亲教给他做生意的门道,做起了他的废品生意。
有天在路上重又偶遇了那对老夫妻,于是提议雇佣他们照顾废品站。一开始老人们是拒绝的,但耐不住左笙霖软磨硬泡,最后终于答应了。
熟悉了之后,两个老人的故事也就出来了。
两人年轻时是恋人关系,但因为各种原因没在一起,他们为彼此未嫁未娶。
在知天命的年纪重新遇见,两个老人义无反顾地走到一起,了了年轻时的遗憾。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,彼此相依为命,用毕生的积蓄买了套五十坪的房子,在郦城安了家,日子过得还算幸福满足。
不久后,左笙霖从房东处退了房子,住进了两个老人的自有房里。住房条件改善了不少,两个老人白天也不再外出捡废品,帮左笙霖顾店,左笙霖还去外面收废品。
左笙瑜已经安排上看心理医生了,虽然她还是一样不怎么讲话,但情况是有好转的。至少左笙霖外出收废品的时候,左笙瑜能跟着爷爷奶奶待在店里画画。
有一天,废品站来了一台废弃了的台式电脑,左笙霖看到这台电脑就满心欢喜,装作十分镇定地跟电脑主人砍价,其实他真怕主人转身带着电脑离开。
当然,最后他如愿以偿地拥有了这台电脑,并将其看作至宝。他自学怎么修电脑,拿手上这台废弃的电脑作试验。
说来也神奇,经过几天的鼓捣,电脑竟然被他修好了。
有了这台电脑,于他而言就像有了上好的兵器,他更加用心学习电脑维修技术。学校里学过有关电脑的理论,但拆开后实际长什么样,却是现在才知道的。
通过拆拆装装的,他对电脑的构造已经了如指掌,对电脑出现的问题,也基本能排查个遍,算个技术精湛的电脑维修工。
不久,左笙霖在废品站的门口又立了一个牌子:废品回收+计算机维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