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【木偶剧】探查(1 / 2)

几人做好了准备要趁夜离开探探究竟。

可是在场人数不少,要是一窝蜂的跑出去,怕是瞎子聋子都能发现他们。

所以周方安排个别人员留下,只带两三人一起出去。

他们蹑手蹑脚的摸到房门口,轻轻用手一推。

果然房门没有上锁,一下就开了。

三人伏低身子,一前一后走出去。

可戏班内的房间布局较为杂乱,又黑灯瞎火的看不清,只能凭着记忆小心前进。

好在室内没有什么货物和材料,倒不担心黑暗中会撞到什么。

就在经过道具间的时候,却听里面传来一阵阵的敲击声。

可远远看去那边并没有灯火,会是谁在暗处做工呢?

不过眼下他们也顾不得许多,还是先出去再说。

在周方的带领下,几人一路小心,居然真被他们来到了门口。

周方试着拧动了一下把手,居然真的像石妙妙所说的那样,轻轻一动就开了。

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,三人立刻俯身溜了出去。

民国时期的夜市不仅存在,而且非常繁荣。

通常从晚间开始,持续到凌晨三点,有些甚至通宵营业。

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商品,还有丰富多样的小吃和表演。

简直跟戏班内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在当时的背景下,应该是中西文化冲突最大的时候。

老百姓第一次接触到那些新奇的玩意儿,就连拉的胶皮都是从东洋来的。

不要要说过得有多好,那都是相对而言。

有钱在哪过的不好?

不管过去现在,国内国外,哪都一样。

一般人有多苦呢?

裤子褂子开个口,冬天往里加稻草和棉絮,夏天再拿出来。

白天当衣,晚上当被。

活着遮体,死了遮面。

还不敢拿水洗,因为湿了不好干,最重要的是怕人偷。

连这么件东西都有人惦记,那能好的了吗?

唱戏在当时虽然是被人瞧不上的下九流,但多少能混口饭吃。

周方他们是没体会过那样的日子,当然不晓得其中的道理。

他们这次出来除了要弄点吃的,更多则是为了打听消息。

以前不像现在可以用电脑查,所以有事只能问人。

专有这一路叫“包打听”,也叫“万事通”。

说白了就是卖情报的贩子。

要想知道的更详细些,还要专门往鬼市跑。

那里头也有个规矩叫“看货不问价,照货不照人”。

里面鱼龙混杂,门道太多了。

不过大多都是骗子,借着灯光昏暗,专坑不懂行的雏。

不过周方他们主要是打听事,但不需要担心这个。

要想找到鬼市也容易,哪里火头暗,又有声音的,就往哪里钻就成。

而包打听的摊位上专有一面小旗,上面五颜六色缠满了丝带,就是干这行的标志。

之前周方还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口袋里会准备银钱,现在不就正好用上了嘛!

可是当对方知道他要打听的木偶戏班的时候,居然直接把钱退了回来,死活不肯说。

这让周方越发好奇,索性跟同伴又要了一些钱,再次递过去。

对方看看钱,又看看周方,还是收了下来。

随即说道:“小兄弟你打听这个作甚?”